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參差 言蹇難也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𬳵 𬯀 𪟝 𫓹 𫌀 𫓯 𫚕 𦭜 𫄨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𫘬 𫠜 俿 𬱖 𨙸 𠅤 𫐐 𫘨 𬨂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𬶨 鰿 𬟁 𬤊 𫄷 𬃊 𤧛 𫵷 𬶭 𬍛 𬬩 𨺙

拼音:nì  韵部:
〈动〉
    (形声。从辵(chuò),屰(nì)声。本义:迎,迎接,迎着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逆,迎也。关东曰逆,关西曰迎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宣公逆女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
    • 上卿逆于境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    • 楚庄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。——·苏轼《留侯论》
    •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    • 尝过青城山,遇雪,舍于逆旅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
    •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,永归于本宅。——陶潜《自祭文》
  • 又如:逆战(迎战);逆厘(迎福纳吉);逆劳(迎劳);逆暑(迎夏。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);逆视(迎视);逆送(迎送);逆女(迎接女儿归宁)
  • 迎击;迎战
    • 并力逆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  • 又如:逆涛(顶着浪涛);逆击(迎击);逆格(迎击);逆拒(迎击,抵御)
  • 倒;反;向相反方向活动
    • 水逆流百余里。——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》
  • 又如:逆电流;逆鳞(倒生的鳞片);逆向(反方向);逆溢(水倒流泛滥);逆推(由下向上、由后向前推测)
  • 抵触;不顺;违背
  • 又如:逆时代潮流而动;逆拂(拂逆);逆辞(违背礼数的言辞);逆意(违背尊长的心意);逆节(违背法度);逆道(违背事理);逆理(违背事理);逆负(违背辜负)
  • 颠倒
    • 大事于大庙,跻僖公,逆祀也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
  • 又如:逆毛(倒向生长的毛);逆祀(颠倒祭祀的顺序);逆折(倒向回旋);逆箭(倒插在袋中的箭)
  • 叛乱,谋反
    • 恐开奸宄之源,生逆乱之心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梁传》
    • 叔侄为逆。——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    • 逆阉防伺。——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  • 又如:逆计(谋反的计划);逆变(变乱);逆属(叛乱者的亲属);逆孽(背叛的罪恶);逆藩(叛逆的藩邦、藩臣);逆谋(叛逆的阴谋);逆俦(逆党)
  • 抗拒
    • 故专兵一志以逆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
  • 又如:逆命(抗拒命令);逆遣(拒却;辞绝);逆呵(逆拒并呵斥);逆拒(拒绝);逆斥(排斥)
  • 预测;揣度
    • 我有亲父兄,…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怀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  • 又如:逆志(猜测其志向);逆断(预料;推测);逆臆(预料、猜想)
  • 退却 。如:逆窜(逃窜);逆退(后退;倒退);逆走(退走,逃走)
  • 回旋 。如:逆转(回旋);逆环(指回旋的水流);逆折(水流回旋的样子)
〈副〉
  • 事前,预先
    • 既入,始至阶头,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  • 又如:逆告(预告);逆知(预先知道);逆计(预先想到);逆诈(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);逆备(预先防备);逆数(预测未来);逆睹(预见,预知)
〈名〉
  • 叛逆
  • 中医指气血不和、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 。如:逆胪(中医病名);逆气(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)